2021-11-10 23:25:11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汪洋
每日經濟新聞11月10日報道(記者 汪洋)經過多年努力,已逐步壯大為行業綠色發展標桿的湖南恒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光股份,股票代碼為301118. SZ),將在近日開啟新征程,正式在A股上市發行。
據了解,自成立以來,恒光股份始終貫徹資源高效綜合循環利用的經營理念,通過循環利用氯堿和硫酸等基礎化工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聯、副產品,圍繞氯化合物和硫化合物向下游精細化工產品延伸,目前擁有20多種產品,廣泛應用于化學品制造、新能源、水處理、消毒殺菌、國防科工、半導體材料等國民經濟多個領域。
有分析指出,此番成功上市后,通過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順利實施,恒光股份將在鞏固原有市場的基礎之上,積極向精細化工及新能源材料相關產業延伸,優化公司產品結構,不斷提升公司價值及市場競爭力,打造國內領先的循環型特色的產業基地,同時為投資者帶來持續的回報。
高效循環經濟促進盈利高水平
眾所周知,化學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涉及煉油、冶金、能源、環境、醫藥、煤化工和輕工等多個分支,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人民生活等各領域。在11月4日的上市路演活動中,恒光股份方面也介紹,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化學品生產國,氯堿、化肥、農藥等重要大宗產品產量位居世界首位。
“近三年,公司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維持在較高水平,產品綜合毛利率較為穩定且維持在較高水平,公司盈利狀況良好。”11月4日,在上市路演活動中,恒光股份相關人士如是介紹道。
恒光股份取得一系列閃耀成績的背后,是保持對研發創新的潛心投入,對專注對技術工藝的升級改造,同時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共同發展的多年堅持。
據招股書披露,自成立以來,恒光股份始終重視技術創新,公司及子公司目前擁有發明專利24項,主要是針對生產環節制造工藝的改進及創新,“通過自主研發形成上述專利技術,實踐應用性較強,使得公司生產更加具有成本及環保優勢,是公司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招股書中如是介紹。
核心技術的先進性如何體現?化工行業的技術方式及原理解釋起來復雜,但從對應技術取得的成效來看,恒光股份的先進性長期居于領先地位。
例如,恒光股份的氯酸鈉氫純化階梯式觸媒設置技術,能夠最大限度保持觸媒的高活性,觸媒更換周期由行業普遍的3個月延長至12個月以上,氫氣耗用觸媒量較行業水平下降0.05公斤/萬標準立方米,氫中含氧量由國內同行業的0.3%下降到0.1%,這也意味著生產成本的大幅度降低,為高盈利打下基礎。
再比如,其氯酸鈉余熱低溫濃縮結晶技術,更是將電解低位熱能利用率從國內同行業的40%提高到60%,廢水廢渣中外排的氯酸鈉從國內同行業的0.3公斤/噸氯酸鈉下降為0,降低成本的同時,在綠色環保、節能減排方面作出極大貢獻。在上市路演活動中,恒光股份方面人士也說道,“公司將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通過自主研發并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和下游企業的技術合作,持續對生產流程進行技術改造,降低單位產品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實現節能減排、改善勞動環境、提高勞動效率和勞動報酬,進一步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并結合市場需求及業務發展情況,兼顧新產品的開發與現有產品的升級工作。”
據了解,隨著我國化工行業產業升級加速以及節能環保政策趨嚴,循環化工將迎來廣闊的發展前景,而作為行業內較早實現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化工企業,恒光股份顯然已經搶占先機。
實際上,循環經濟不僅能給企業帶來可觀的收益,也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從政策導向來看,我國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導,為以循環經濟模式為依托發展高端精細化學品和新材料的新型化工企業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有報道指出,近期,“1+N”政策頂層設計陸續出臺,標志著中國“雙碳時代”正式開啟。《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在10月26日發布,著重提到了發展循環經濟以助力降碳行動。
此番成功上市,恒光股份也將借助資本力量,繼續強化在行業內循環經濟的先發優勢,進一步占據產業鏈主導地位,其擬募集資金6.05億元用于5.5萬噸精細化工新材料生產線建設、13.3萬噸精細化工新材料及配套產品建設(一期)之10.5萬噸精細化工新材料生產基地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湘ICP備16009356號-1 恒光股份 TEL:400-800-3766